發表文章

【臺灣初音史・番外篇②】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初音町:淺談那些散佈在「外地」的初音

圖片
  大家好,這裡是CCT。 因為個人因素,有一陣子沒有浮上來了。番外篇再這樣發下去感覺要比本篇多了,到時乾脆改名成世界初音史,然後把這篇當成第五篇(X 最近同樣是在尋找文獻的過程中,發現除了臺灣以外,在當初的日本殖民地,也就是「外地」,也散佈著一些初音地名。當初在「臺灣初音史Ⅰ」,探索臺灣的初音地名的時候,就已經在思考如何把其他地方的初音町也找出來,並且也在「臺灣初音史・番外篇①」時討論過,日本已有不少人建立網站,紀錄日本各地的初音地名分布,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日本本土與臺灣的「初音町」分布;但是對於其他曾經被日本統治過的 「外地」 ,也就是 朝鮮、樺太、關東州和南洋 等地,是否也留有初音町仍是一無所知。那麼這些地方是否也有初音町呢? 儘管探索的想法已久,但拖到現在,終於是可以拿出來跟大家見面了:我偶然找到一本出版於大正11 (1923) 年出版的書 (如圖01) ,裡面記載著日本各地包含外地的町丁讀法。在本書之中我發現除了以前談過的臺灣,在朝鮮 (今天的南北韓) 、樺太 (今天的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) 和關東州 (今日屬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之南端部分,即遼東半島南部) 的部分市街,確實都散佈著若干的初音町! (圖01)《市町村大字讀方名彙》封面。 圖源:(小川琢治,1923)。 在討論這些初音町究竟都在哪裡之前,我們先來說說日本帝國的殖民地都是怎麼來的。在臺灣的朋友應該不陌生,臺灣是根據 1895年《馬關條約》 割讓予日本,成為日本第一塊殖民地;但其實在此前,日本就已經透過各種方式取得兩條島鏈: 琉球群島 以及 千島群島 。1870年代日本透過 兩次琉球處分 ,將原本獨立 [1] 的琉球國編入內地;千島群島的取得過程則分為兩階段,1855年日俄兩國簽訂《日俄和親通好條約》,確認千島群島擇捉島 (含) 以南為日本領土;並在1875年再與沙俄簽訂《樺太・千島交換條約》,日本將樺太全島讓予俄國,而俄國將北千島群島也讓予日本,日本則將整個千島群島編入北海道根室支廳管轄。儘管今天千島群島已非日本實際控制 [2] ,但在當時琉球群島和千島群島都是日本的內地。 [1] 其實當時琉球國也不完全是獨立,除了是清朝的藩屬國以外,在1609年位於今日鹿兒島的薩摩藩入侵後,也變成薩摩藩的臣屬國;自此琉球王國向中日兩國進貢稱臣,持續了兩世紀有餘。 [2] 雖然千島群島今日均由俄國實際控制...